孔子认为,仁是一种很高的道德情操,而为心所具(其心三月不违仁),我欲仁,斯仁至矣。
故朱熹认为,不能笼统地说,心是形而上者或是形而下者。他虽然说过豺獭蜂蚁也有父子之仁君臣之义,但那只有一点子,只有人才禀得仁义礼智之全。
朱熹的格物论,固然要推寻事物之理,如他所说:物物皆有理,须一一推穷。从体上说,动而无静,静而无动。它无形体、无方所、无情意、无造作,不过是一个道理而已。就是说,心与理的关系问题,是理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关于理的这些说法,归纳起来,可概括为法则、原则、本质、规律、原因、动力等意义。
太极之理是宇宙本体,阴阳之气是化生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与动静一样,对并不是理对,不是说有一个阴之理与一个阳之理去对,但阴阳所以能对,是由于理包含阴阳相对之理。气质之性指什么,李退溪同朱熹有不同的解释,须加说明。
李退溪虽然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但他的观点不是明确的。则所敬者何事?穷理又是为了践履,如果只有穷理而无践履,所穷者又有何用?因此李退溪提出主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53],三者互进,才能无失。因为太极之理只是性而不是情。[20] 李退溪:《天命图说论天命之理》,《李退溪全集》下册,第230页。
这里所谓生,虽不能解为经验知识所说的生成关系,但也不是朱熹所说的逻辑关系,它只能是哲学本体论所说的那种生成关系。[44] 李退溪:《自省录·答南时甫》,《李退溪全集》下册,第322页。
这个一就是一理流行,理在气中,但形而上同形而下的分别却是不能混淆的。[24] 陈淳:《心》,《北溪字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页。心静而太极之理浑然全具,这是大本,是源头处、总脑处。心性范畴正是解决这个中心问题的。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故不能离理气而论心性. 但人又不同于一般的自然物,因此又不能一般地用理气关系来解释心性。但他又认为,朱熹确实有过偏差,自谓有浮泛之失,力戒门人以收敛著实功夫[51],并说《心经附注》就是遵守朱熹的原意而作的,故不能以其著《道一篇》而否定《附注》的意义。本然之理既然能发生妙用,因此应该有动静。李退溪为了反对理气为一之说,却强调虚的一面。
[26] 朱熹:《朱子语类》卷五,第2–3页。一部《心经》无非遏人欲,存天理事[54]。
所谓性之动云云,固然有心主宰运用,但他还是承认性有动静。它不但有动静,而且能生气。
李退溪虽然承认,理和气、形而上同形而下都是性,但这又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性,一个是纯粹的善,是需要恢复发扬的,一个则有恶,是需要变化的。李退溪虽然不同意程篁墩《道一篇》中所谓朱熹晚年归于陆学的说法,表明朱熹之学博约两至,无归于一偏之弊。程颐明确指出:性无不善,而有不善者,才也。罗钦顺同王阳明的争论,就是这种分化的结果。只有人生以后,心具此理而成为现实的人性,这才是成之者性也。[18] 李退溪:《李退溪书抄卷九·答李公浩》,《李退溪全集》下册,第216页。
[28] 吴澄:《放心说》,《吴文正公集》卷四。它并没有改变朱熹理学的基本性质,但是却改变了气不可以论性的观点,因而也就改变了传统的性理之学。
但由于形气之蔽,物我之私,心中之知有所不尽,不能推致出来。天理命于人即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性,这叫本终之性。
四德五常上下一理,未尝有间于天人之分。[3] 从理气不相离而言,天地之间无无理之气,亦无无气之理。
天人合一是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是宇宙本体的完全贯注和人性的自我完成,但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通过道德的自觉认识和实践。[4] 就是说,他不同意用生物之本与生物之具来说明理气关系朱熹并不否定心为太极之说[25],但他又说,性犹太极,心犹阴阳。强调格物穷理,这是朱熹哲学的一个特点。
[57] 到了这种境界,就达到真善美的统一。由于朱熹对理生气的这种解释,以及理气互为体用、理不离气等说法,使他的形而上学理论显得不是很彻底。
罗钦顺进而提出理气为一物的命题,认为通天地通古今,无非一气[11],理只是气之理,公开批评朱熹关于理在气中、泊在气上以及理气不离不杂等说法是将理气作二物看[12],是离气而言理,把理说成气以外的主宰。[43] 李退溪:《自省录·答黄仲举白鹿洞规集解》,《李退溪全集》下册,第347页。
[5] 朱熹:《朱子语类》卷六,第3页,黎靖德本。他一生为传播朱熹思想作出了贡献。
就是说,恶的根源来自气而不是理。因为朱熹主张心体即性,心之用只是情而不是性。虽在万物之中,但决不拘于万物。李退溪则强调二者的统一,在心与太极的问题上,接近于把性情二者都看作是形而上者。
这就更彻底地坚持了理一元论的形而上学。李退溪为了反对理气为一之说,却强调虚的一面。
但李退溪认为,二者虽有体用之分,但都是形而上者,不能说费是形而下者。如果这样,就是以理气为一物而无所分矣[13]。
这里所谓生,虽不能解为经验知识所说的生成关系,但也不是朱熹所说的逻辑关系,它只能是哲学本体论所说的那种生成关系。精是辨之明,属于知,一是守之固,属于行。
本文由隔壁老李于2022-12-21发表在极致时空,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i3her.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tay/933.html
有话要说...